青岛仲裁委员会坚持制度创新,提升仲裁效能 -米乐平台
鲁网8月15日讯 8月15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仲裁委员会制度创新和2023年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
强化制度建设,创新完善制度体系
青岛仲裁委员会持续加强以《青岛仲裁委员会章程》为统领的制度建设,召开第六届青岛仲裁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对《青岛仲裁委员会章程》进行了最新修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等法律法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和《青岛仲裁委员会章程》,形成了以《青岛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为核心,《青岛仲裁委员会互联网仲裁规则》《青岛仲裁委员会金融仲裁规则》《青岛仲裁委员会旅游纠纷快速仲裁规则》等专项规则和《国际商事调解规则》《青岛仲裁委员会仲裁确认暂行办法》为补充的国际化专业化仲裁规则制度体系。
今年上半年,制定了《青岛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信息披露指引》《青岛仲裁委员会防范虚假仲裁工作指引》《青岛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惩戒操作指引》等3项制度,修订了《青岛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管理办法》《青岛仲裁委员会仲裁庭组成工作规定》等6项制度,制定印发《青岛仲裁办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出台14项执行性强的具体举措,与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管委会联合制发《关于发挥仲裁法律制度优势提升金家岭金融区营商环境的意见》,出台11项适应金融事业发展的措施,为青岛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做出仲裁贡献。
强化党建统领,提升办案质效
重新定位海事海商、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等9个专业仲裁院的职能,调整了各专业仲裁院的组成人员,切实发挥好各专业仲裁院在各自领域推广仲裁法律制度的职能作用。创建“事前预防 事中控制 事后服务”全流程仲裁服务模式,加强立案、组庭、开庭和结案各环节管理,以强化程序管理推动质效提升。与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进一步完善诉讼与仲裁衔接机制的工作措施,畅通仲裁保全、执行衔接渠道,营造公正高效便捷的司法支持环境。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和实体经济、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点 面”结合开展仲裁法律制度宣传推行,以“领导带队 服务团队 专家团队”模式,深入政府部门、知名企业、协会和律师事务所进行点对点走访、面对面释法,主动靠前提供风险防范、合同规范、纠纷化解“全链条”服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网站等载体,每日常态化推送司法解释、裁判观点、典型案例,共计推送各类宣传信息1904篇,推动商事仲裁深入企业治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与去年同期相比,青岛仲裁委员会今年上半年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业务指标同比有较大增长。上半年受理传统民商事案件数量和标的额同比分别增长59.12%和90.71%,增幅较大;传统优势案件增长较快,如建设工程类案件数量同比增长125%,保险类案件数量同比增长142.86%;仲裁确认工作取得突破。受理案件的质量有较大提高。标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案件数量同比增长150%,传统商事案件平均个案标的额同比增长19.85%,最高个案争议标的额同比增长188.99%。办案效率有所提升。结案数量同比增长26%,审限内结案率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快速结案率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平均结案天数同比缩短4天,仲裁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案件办理便利化程度有所提升。上半年受理的传统民商事案件及互联网案件网上立案率达100%,实现所有案件网上审核、网上受理,网上视频开庭数量增幅明显。仲裁服务国家战略作用显现。受理涉自由贸易试验区案件数量较多,占受理传统民商事案件总数量的16.67%。上半年和解调解结案率61.72%,维护了商事争议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当事人继续开展合作。仲裁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青岛仲裁委员会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总阅读量、分享次数同比分别增长76%、35%、17%。
下一步,青岛仲裁委员会将继续加强案件管理服务,优化工作流程,以提高案件质效的方式提高仲裁公信力;深入开展全员宣传推行仲裁法律制度行动,拓展仲裁服务领域,全方位提升仲裁社会认知度;打造具有涉外仲裁服务能力的仲裁员队伍,加强上合示范区国际仲裁院、国际贸易仲裁院等专业平台建设,制定《投资仲裁规则》《易货贸易业务纠纷解决规范》,优化涉外仲裁服务;建立仲裁前调解优先推荐机制,落实诉前调解与仲裁衔接分流机制,推进旅游投诉调解与仲裁衔接,扩大仲裁确认制度影响力,加强调解与仲裁有机衔接;建立金融纠纷快裁机制,落实重大金融案件裁前告知机制,构建快立、快保、快调、快裁、快执的“五快”工作格局,深度创新金融仲裁服务。(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