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看台:水泊梁山:黄河新美如画 -米乐平台

2021-12-22 21:18:00 来源:联合日报

  □刘勇 

  黄河宛如一条巨龙,在齐鲁大地浩浩汤汤,直奔东海。黄河和运河交叉的地方,就是水泊梁山。这里临黄的村庄,多以“姓氏 那里”命名,张那里、吕那里、国那里、艾那里……故有“一溜十八那里”之说。外地人来到滩区,看到舒缓的河水,绿油油的庄稼,村庄里鸡鸭成群,炊烟袅袅,感慨好一派田园风光! 

  梁山县小路口镇路那里村,紧傍黄河大堤。路那里村西是老村的狭街窄巷。村前芦苇丛生,路口立有一块“渡仙桥”古碑,相传古运河从这里流过。老年人讲,从前这里是水陆码头,黄河南堤的人都从这里穿越黄河,奔向元朝大都、明朝北京。老村和新村之间,有一段残存的河道,横宽十数米,绵延几公里,盈盈碧水荡漾其间,碧水尽头是东银铁路桥。东银铁路是一条傍堤而建的窄轨铁路,东起东平银山镇,西至东明霍家寨,曾担负着运输石料任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黄河堤防工程完成后,这段铁路拆除,现存的钢筋水泥桥柱和石墩,仍能勾起人们的回忆。 

  村庄东头是新建的居民小区。这两年社区改造,村民搬进了居民楼,小区里建起文化大院、百姓大舞台,配置了农家书屋、健身器材,村民们组织起秧歌队、广场舞队,去年获得全县广场舞大赛第三名。梁山县委、县政府把建设文化广场、送戏下乡等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的重要内容,水泥路铺到家门口,自来水安装进庭院,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抚今追昔,滩区群众说:“现在的生活和城里没两样,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老辈子想也不敢想,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 

  黄河在梁山县,流经小路口、赵堌堆、黑虎庙3个乡镇,滩区面积43平方公里。立足打造黄河生态经济带,梁山县建设了20公里长的临黄观光路,发展了滩区西瓜园、黄河玫瑰园、金谷种植园,组织开展了桃花节、梨花节、西瓜节、摸鱼节等文旅活动,以堤坝平台、绿植景观“点靓”黄河沿岸,以参与性文化活动扮美滩区乡村。黄河滩区西瓜皮薄汁多,甜味纯正。西瓜成熟时节,不但城里人开车来采摘,外地客商也到地头收购,每年供不应求。滩区的花生、小米进京入沪,成为超市里的地方品牌产品。每年一度在沙窝刘生态养殖基地举办的摸鱼节,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和群众前来“浑水摸鱼”,场面生动,热闹非凡。 

  退休乡村老教师刘广聚,家住黄河岸边义和庄。此村原名刘老家。明朝一位皇帝微服私访路经此地,不料车陷沼泽,村民们组织起来,人拉肩扛,把车子拖出泥潭,皇帝感叹:“这里的人真义和呵!”皇帝当然金口玉言,此村遂更名为义和庄。生活在黄河岸边,刘广聚喜欢在黄河里划船游水,撒网捕鱼,又爱好收藏与黄河历史有关的古籍、石雕、渔猎工具等实物。退休后,刘广聚老人继承祖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烹饪技术,在村外开了一家黄河鱼馆,以烹制黄河大鲤鱼等美食名扬黄河两岸,不但吸引县内城乡居民驱车前来品尝美味,常年门庭若市。五年前,在县文旅部门和乡镇政府鼓励支持下,刘广聚又筹办了黄河民俗文化博物馆,以农桑渔猎等大量实物,展示黄河文化、民俗风情和历史传说,成为黄河岸边非常“吸睛”的文化亮点。 

  黄河沿岸景色壮美、景点众多,见证着滩区人民除旧布新、脱贫致富的巨大变化。小路口镇金堤段黄花寺旧址,至今还立有一块“宣防塞兮万福来”的石碑。1925年秋黄河肆虐,冲毁濮县李升屯和梁山黄花寺堤防,淹毁400余个村庄,200万沿黄百姓受灾,濮县、东平、郓城、汶上、梁山等8县绅民同心堵复,决口合龙之际,立此碑以记。沿临黄大堤西行至蔡楼段,即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将军渡”。刘邓大军从此南渡黄河后,在鲁西南平原纵横驰骋,攻郓城,战定陶,克羊山,连战连捷,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梁山县80后青年陈存林热爱红色文化,从蔡楼村老艄公家里,收集到当年运送刘邓大军过黄河渡船上的铁锚、船浆,梁山战斗中民兵使用的大刀、长矛,日军被歼灭后遗落在民间的刺刀等,并以这些珍贵文物为载体,兴建了武文化博物馆,向观众免费开放。 

  行走在如诗如画的黄河岸边,两岸林木蔽日,滩区人民安居乐业,黄河主河道、黄河大堤、滩区防护林,俨然一幅坝上美景,呈现出引人入胜的壮美景观。明天的梁山黄河岸边,将军渡、采摘园、农家乐、星空营地将呈现出更加迷人的别样风情,黄河人家、风情小镇、翠屏社区、黄河家苑等文旅和民生项目,将进一步彰显新美如画的黄河新貌。 

  (作者系梁山县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九届梁山县政协委员) 

责任编辑:吴晓慧
新闻关键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