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清明情亦浓,看山东各地文明低碳祭扫新方式 -米乐平台

2024-04-05 16:42:29 来源:大众日报

“绿色”清明情亦浓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细雨寄哀思。连日来,山东各地大力倡导敬献鲜花、集体共祭、家庭追思、吟诵祭文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通过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光信箱”等活动,推动绿色、生态、文明祭扫理念深入人心。

不点蜡烛、不烧纸钱,青山绿水间,鲜花寄思念。4月4日一早,家住潍坊高新区的李晓梅与丈夫带着鲜花,一同到灵山仙庄祭奠母亲。他们将鲜花放在母亲墓碑前,一边擦拭墓碑一边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前些年祭奠还带纸钱,后来觉得鲜花祭扫更安全、环保,也能寄托哀思,今年就带着鲜花来了。”李晓梅说。

每年清明期间,潍坊市灵山仙庄公墓都会在墓区广场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今年,灵山仙庄采购了1.6万束鲜花,继续免费发放。“我们提供的鲜花基本都能用完,从公墓沿路不断增多的鲜花售卖点可以看出,越来越多人认可鲜花祭扫方式。”灵山仙庄工作人员说。

今年,不少地方提供代客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时空传书等多样化祭扫服务,引导公众以文明、健康、环保的方式告慰逝者。

身着肃穆服装,手捧一束鲜花,到达指定的墓地后,清理墓碑及周边环境,再依次摆放祭祀物品……这几天,烟台市蓬莱区墓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陆续为身在外地、行动不便等无法亲临墓地扫墓的祭扫群众进行代祭扫。整个祭扫过程,大约二十分钟,工作人员会通过拍照、录制视频等方式,实时同步代扫代祭的流程,以弥补家属不能亲自到现场祭扫的遗憾。

为倡导文明祭祀、环保祭祀,进一步规范有需求居民的祭祀行为,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环卫部门今年在东营城区范围内首次设置了文明祭祀点和祭祀箱,104处文明祭祀点和300个文明祭祀箱基本实现了主城区全覆盖服务。

拜祭先人、缅怀逝者,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时机。济南市第二殡仪馆生命教育宣讲团队先后走进莱芜区吐丝口小学、莱芜第二中学等,组织了“爱·重生”“清明,看见生命的律动——用慎终追远的视角仰视生命”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等正视生命旅程,珍惜生命时光。

殡葬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传统墓地是当前安葬逝者的一种形式,但存在占地面积较大、使用成本较高等问题。近年来,山东各地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探索各种生态安葬形式。据了解,全省节地生态安葬率逐年提高,2019年达到40%左右,今年已超过65%。

3月28日,省民政厅、青岛市民政局在青岛市殡仪馆举办“山海相依 情寄蓝天”全省生态安葬试点启动仪式,112名海葬逝者家属在海葬纪念广场参加了追思仪式并出海追思。相比于动辄几万元的公墓费用,在青岛进行海葬的基础费用为1000元,大幅节省了安葬的花费。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一级主任科员刘志强介绍,青岛于1991年首次举行公开海葬,是全国最早推行海葬的城市之一。青岛还与济南、淄博等内陆城市合作,为有意愿进行海葬的逝者提供海葬服务。近几年,威海、烟台、日照等7个沿海城市也开始为本市和省内内陆城市提供海葬服务。目前,全省已有39697位逝者进行海葬。

内陆城市也在探索生态安葬方式。西山子人文纪念园是济南市历下区的区级公益性公墓,全部采用绿色生态节地安葬方式,将逝者骨灰使用可降解容器或直接入土的方式进行安葬。

“民政部门经过实地调研发现,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情况不同。我们按照‘一县一策’的方式,推动适合本地区条件的生态安葬模式。”刘志强说。

沂水县民政局二级主任科员贾文勇介绍,沂水县于2017年实施以“全免费”为核心的殡葬改革,由财政出资修建公益性公墓,顺应群众意愿,采取卧碑葬的形式安葬逝者,并免费提供火化、立碑、安葬等服务,减轻群众经济负担,提高群众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积极性。

“肥城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深埋还耕、深埋造林、树葬公益林、壁葬等6种节地生态安葬新模式。截至目前,共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605处,实现了村居全覆盖,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95%以上。”肥城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家才介绍。

据了解,全省12个设区市88个县(市、区)出台了生态安葬奖补政策。近三年来,全省投入生态安葬奖补资金共计1.7亿元,超过6万个家庭受益。生态葬还需要必要的设施和米乐官网app的服务支持。目前全省已建成公益性安葬(放)设施1.2万余处,基本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

(记者 齐静 董方舟 李广寅)

责任编辑:赵家豪
新闻关键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