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有个东南乡!环翠区桥头镇开辟“资源集约、文化融合”乡村振兴新路径 -米乐平台
威海以海名扬天下,但威海不仅有海,还有个远近闻名的“东南乡”。借着打造3a级东南乡景区的势头,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通过文旅融合发展,聚力成势,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部署要求和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以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为切入点,以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为落脚点,突破产业壁垒,开辟了一条“资源集约、文化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文化破题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保护红色文化。深入挖掘抗日战争以来的“红色东南乡”历史,高标准打造了2600平方米的红色东南乡展馆,通过3大版块对零散的501名桥头籍烈士事迹进行系统展示,形成红色地标。
二是传承非遗文化。通过引雁回巢,吸引祖籍威海的返乡创业,带动锡镶技艺传承人王海峰、吉昌花饽饽技艺传承人马聘等20余名非遗传承人入驻,同时流转民房40间,打造锡镶非遗文化体验基地对非遗文化进行系统保护。
三是打造研学文化。整合样板片区内的菱角湾自然学堂、蓝天自然教育实验基地、国家冷凉植物示范推广基地等资源,以研学为主线,积极推动文旅研学这一主题落地生根。
多点发力打通项目实施梗阻
一是高标准谋划。先后赴浙江等地考察借鉴样板片区建设经验,形成以菱角湾自然学堂为圆心,“一核引领,多核联动”的整体产业布局。同时引进威海市建筑设计院专业团队,系统开展景区规划设计,融合文化元素和桥头特色,打造以草编、剪纸、锡镶为主题的博物馆民宿群,在景区内设置老家羊汤、柴火地锅等特色餐饮板块,完善文旅业态。
二是高质量整合。把“政府主导、企业担当、资源整合、市场推动”作为发展总方向,整合1300余万中央、省、市专项资金,加快信河北、义河北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集中连片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镇-片-村”三级协同发力,对农村大量老房闲置逐户评估并开展流转动员,党员村民代表带头流转房屋40套,夯实景区建设基础。
三是高效率运营。自2021年项目签约以来,克服疫情带来的文旅市场整体不景气等不利因素,压茬推进项目建设,2023年“五一”顺利开园后,当年即累计接待游客2.3万余人次,2024年以来更是游客不断,很多都是慕名而来;破解旅游季节、时间“冷热不均”难题,设置冬季“围炉煮茶、隔窗听雪”片区、夜晚“文旅市集、灯光夜市”营地,有效丰富了全季节、全天候旅游场景,实现了平抑客流的效果。
强强联手破解“共富”发展难题
一是做活文化增人气。依托景区内丰富的文化资源,设计红色沙龙、非遗讲堂、农耕实践的学期机制,每周上线一项文化主题、开展一次手工活动,提升游客粘性,东南乡景区自开放以来,开展文化主题活动29场,场场人气火爆。
二是提升群众参与度。以“租金 工资 自耕自种”的共建新模式,打破过去产业发展中政府热、群众冷的“单核驱动”惯性,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据初步统计,目前已累计创造直接工作岗位70余个,流转整合闲置土地300亩建设航天育种基地,辐射带动镇域2千余亩花生等农作物亩产产量提升30%-40%,群众人均增收0.5万元。
三是探索“共富”新机制。镇党委牵线搭桥,引导信河北村荣信旅游合作社探索“先引后建”思路引进华康太融文旅公司投资1000万元,盘活闲置资源打造锡镶技·威海非遗文化体验基地,形成村集体、企业“协同共建、双赢共富”的“信河北模式”,并推广复制到样板片区建设中。
据介绍,下一步,桥头镇将高标准推进东南乡3a级景区创建工作,以菱角湾城乡融合样板片区为主体,促进四大样板片区融合共建、共同发展,做好全域研学文章,打造精致、幸福、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桥头样板”。
“东南乡”旅游打卡小贴士:
打卡目的地
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信河北村-东南乡景区
打卡特色
红色文化、非遗体验、农家小院、原生态乡村
推荐打卡点
红色东南乡展馆、锡镶紫砂壶博物馆、特色民宿、桥头羊汤
交通攻略
推荐自驾,或乘坐108路公交车在信河北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