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关键词!从国家科学技术奖解码山东科技创新 -米乐平台

2024-06-25 14:03:00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6月24日,备受关注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正式出炉。山东共斩获35个奖项,获奖数量创近五年之最。其中,单位或个人牵头完成7项,参与及合作完成28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被认为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风向标”。因2021年、2022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暂停的缘故,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竞争自然十分激烈,因此也涌现了大量优秀成果。可以说,出现在最终名单里的每项成果,都“很能打”,含金量很高。

  从国家科学技术奖解码山东科技创新,不仅能纵向比看到山东科技进步,也能横向比查与先进地区的不足。由今年获奖奖项看出山东科技创新哪些深意?《时政眼》为你梳理。

  01

  关键词:含金量

  上一次,也就是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山东共有31项牵头或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奖,位居全国前列。今年山东获奖数量比上一次增加了4项,达到35个,上升了12.9的百分点。其中,最具“含金量”的牵头完成项目,山东共7项,包括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6项。

山东牵头获奖项目名单

  从总量来看,上一次国家科技奖共评出275个获奖项目,今年这一数量压缩到了250个,竞争难度进一步加大。总量下降,而山东获奖数量上升,一升一降之间,更能读懂此次获奖的含金量。

  数据反映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山东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正在不断结出硕果。

  02

  关键词:策源地

  梳理今年山东获奖项目,不难看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山东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达27项,占山东获奖总数的77.1%。

  海尔智家研发的家用保鲜电器,攻克了柔性分区内温湿氧磁多维精准控制难题,连续多年保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山东能源研发的深部煤炭数智化高效开采成套技术,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841.5亿元,打造了国际一流的高端煤机装备制造企业,推动了我国煤炭行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企业科创代表了地区创新的基本面。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支持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企业牵头承担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比例达90%以上。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创新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不竭动力。

  除了企业,高校作为山东传统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仍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输出新的动力。山东7个牵头获奖项目中,高校就占据了5席,占比71.4%。

  山东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两所“老牌”名校,在今年的评奖中均有斩获。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创建以来,在科技创新上按下了“快进键”,此次于金明院士牵头的“肺癌放疗联合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的关键机制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03

  关键词:协同创新

  现代科技创新往往不靠“单打一”的独斗,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攻关。产业出题目、高校担课题,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共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像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研究的绿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释肥,解决了生物基材料成膜难、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匹配度低等难题,引领了该行业的发展方向,获得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山东获奖项目中,有31项成果由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完成,占获奖总数的88.6%。高校、院所和企业同向发力,优势创新资源加速整合,合作优势逐渐显现,推动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登上国家奖舞台。

  04

  关键词:因地制宜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因地制宜,同理,科技创新也要因地制宜。

  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人才资源各不相同,决定了本地区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也要有所区别。

  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山东科技创新的“天然禀赋”,也是“先天优势”。因地制宜推动科技创新,就要牢牢把握这一优势特点。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大省,山东农业在国家科技奖评选中一直表现不俗。今年,山东农业大学牵头项目获两个奖项,其中,独立完成的“花生抗旱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近年来,山东聚焦“十强”产业发展,每年布局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加速培育11条标志性产业链创新成果。此次山东获奖的35项科技成果,覆盖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高效农业、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轻工纺织、现代海洋、高端化工等产业领域,其应用推广有效赋能产业发展。

  05

  关键词:人才

  最后,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人才。

  今年,薛其坤院士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从沂蒙山区走出来的杰出科学家,最终走进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殿堂。

  生于蒙阴县,在山东大学学习,后在曲阜师范大学工作,薛其坤院士的成长足迹烙下了深深的家乡印记。他曾自称是从“沂蒙山区驶出的小船”,如今走进世界物理学舞台中央,和家乡的养育和培养是分不开的。

  人才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这个问题也同样适用于当下的山东。如何让更多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五个关键词看变化,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山东更有信心争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山东大有可为!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李子路 策划 赵洪杰)

责任编辑:崔永霞
新闻关键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