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山东|山东枣庄:一水之兴带动一城之兴 -米乐平台
编者按:一渠清水连通南北,千里水脉利泽万方。为深入挖掘南水北调工程蕴含的时代价值,日前,“南水浩荡润齐鲁”网络主题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以实际行动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挖掘在南水北调工程的润泽下,山东各市在生态保护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讲好“南水北调故事”山东篇。
鲁网11月16日讯(记者 李秀娟)“古有运河粮道,今有南水北调”。作为南水北调入鲁的第一个城市,枣庄至今仍是南北航运的重要枢纽,也是国家南水北调的主要通道,南水北调工程对于山东,尤其是枣庄地区的生态保护及经济发展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初冬时节,台儿庄运河水利风景区内,波光粼粼,落叶枯黄,自成一景,尽显色彩缤纷的生态景色。
风景区内,气势如虹的台儿庄运河大桥与节制闸,蔚为壮观。在这里,台儿庄二线船闸与南水北调提水泵站,蜿蜒绵长的运河大堤、防波石岸、蓄洪坝,浩浩淼淼的沿河湿地,百舸争流的十里港湾,共同构成了国内罕见的群组式地貌水利奇观。
借这一地貌优势,台儿庄区从2007年起开始建设了集运河古城、古运广场、古运公园、湿地公园、组群式水工建筑物等多种文化于一体、独具台儿庄特色的运河水利风景区。记者了解到,景区由南水北调台儿庄泵站景区、双桥景区、运河复线船闸景区、古运公园景区、运河滩地十里荷花廊景区、越河明渠景区等8部分组成,这些景区珠联璧合、碧水环绕、风景秀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极大的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而这其中,南水北调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实施以来,为防止沿线工业、城镇生活污废水(中水)排放而影响调水水质,枣庄实施了截污导流工程,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相关部门通过建设截污导流工程将处理后的尾水分别导向回用处理设施、农业灌溉设施和择段排放设施,形成“治、截、导、用、整”一体化的治污工程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枣庄不断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推进工业、农业、生活、航运污染治理,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风险防控等任务,充分发挥湿地生态修复功能,通过生物治理不断提升水质,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初步形成了区域绿色发展的新格局。
水好了,生态好了,人也就聚集而来了。
据了解,自2010年5月试运营以来,台儿庄古城累计接待游客650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每年接近10亿元。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拥有百庙、百馆、百业、百艺和四百个特色休闲大院的台儿庄古城,已然成为齐鲁文化新地标。
台儿庄古城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龙头项目,对枣庄城市经济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台儿庄从红色旅游向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多元形态的发展,并带动枣庄整体从观光旅游向文化休闲旅游转化,改变了旅游业态类型较单一的状态。此外,台儿庄以单个区域带动整体城市,实现枣庄同城化发展。台儿庄古城重建之初,枣庄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节点,在从资源城市向旅游城市发展探索的过程中,实现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枣庄城市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枣庄旅游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枣庄这座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城市正散发着属于自己的魅力。一幅水清岸绿景美,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画卷,正在这里舒展开来。